在体育界,运动员不仅要承受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压力,还要面对舆论的审视。全红婵,这位跳水界的天才少女,就因体重变化陷入舆论风波。不过,她以直接、幽默甚至“硬怼”的方式回应网友质疑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坚韧。
2025年4月,全红婵在社交媒体分享训练日常,一句“那咋了这就破防了”引发讨论。面对网友“表达能力差”的批评,她直接回怼“破防哥?”,尽显果敢,这一回应迅速登上热搜,有力反击了恶意评论 。8月,她将社交平台简介改为“你继续讨厌我吧,我只会爽不会改”,幽默又带刺,无视质疑声,专注自我提升。
全红婵自东京奥运会后身高增长约9 - 17厘米,体重增加8 - 17公斤,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正常范围。跳水队提供的骨龄报告显示,她的体重增加主要源于肌肉增长,体脂率仅12%,远低于普通女性,且训练强度极大,每天加练至食堂关门,还绑沙袋练习。但体重和身高变化还是影响了动作稳定性,招牌动作207C得分从95分跌至60 - 85分区间。为此,她延长训练时间至每日8小时,增加核心力量训练。
展开剩余56%网络上,网友对她体型的苛责被指“用审美绑架运动员”。陈芋汐为控制体重每天仅摄入1200大卡,全红婵却因发育期增重遭嘲讽“不自律”,这种双重标准暴露了对女性运动员的偏见。面对质疑,全红婵表示“发育是自然的,大不了多练点”,用行动证明自己。2025年全运会恢复训练后,她体能测试成绩显著提升,训练视频中动作完成度达到高水平。
教练陈若琳公开驳斥“退役论”,力挺全红婵仍处于黄金期,还透露其训练细节,如每周加练4次核心控制、定制增肌方案。队友陈芋汐与她在比赛中配合“小天鹅”出场创意,全红婵调侃自己“单人更抽象”,轻松化解舆论压力。
运动医学专家呼吁科学管理青春期运动员的体重,全红婵的案例推动公众关注运动员心理健康,中国已出台相关条例禁止丑化运动员体型。全红婵从“天才少女”成长为成熟运动员,她的回应与坚持,展现了职业运动员超越“金牌光环”的真实生命力。
全红婵的“硬核”回应,是对网络暴力的有力反击,更体现了运动员对职业的深刻认知:竞技体育的核心在于突破与适应,而非迎合单一审美标准。她的态度和努力,为公众理解运动员的身心挑战打开了一扇窗。
发布于:山东省启盈优配-股票配资安全-线上股票炒股配资-平台杠杆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